大连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大连市高新园区七贤岭学子街2号1号楼4-1
邮编:116000
电话:0411-8379-2467
E-mail:funa@dl-opus.com
第四/五代微生物采油
大连知微自主开发的第四代生物采油体系,利用环境微生物基因组技术,全面理清油藏微生物群落。第五代生物采油技术基于合成生物学、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,实现微生物工程化的定向设计与组建采油菌群系统。大连知微凭多学科集成的技术体系,实现绿色提采技术模块的交互整合。
“绿色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”获得4项省部级科技奖,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。
一、石油微生物技术体系:
水驱稠油生物驱、低效油井吞吐、单井防蜡、油井H2S治理、微生物轮注轮采
国内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主力区块,累计增产15000万吨,成为提高采收率重要的组成技术之一。
技术原理
微生物采油菌剂产品
产品名称 |
性能指标 |
CBM-51
提采用超稠油降黏菌剂 |
普通稠油(50-10000mPa.s)降黏率≥99%
稠油/超稠油(10000-50000mPa.s)降黏率≥95%
特稠油(50000-100000mPa.s)降黏率≥90% |
CBM-03
采油用防蜡菌剂 |
含蜡原油降黏率≥90%;乳化率≥90%;防蜡率≥85%
延长洗井周期≥30d |
CBM-01
提采用微生物调驱菌剂 |
低温至超高温(20~70℃)、普通至超高盐(5~20×104mg/L)的油藏深部调驱,岩心水平提高采收率>24%。 |
二、生物基驱油剂
大连知微聚焦合成生物学驱动的生物采油创新技术,开发出多种非模式生物底盘,实现了规模化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工业生产,研制与其配套的精细化工新材料—生物基驱油剂。生物基驱油剂改变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,使油相的润湿接触角增加,原油的润湿张力和附着张力降低,使原油粘附力降低,洗油能力提高。
(1)产品技术指标
CBM-52
生物驱油剂 |
CBM-54
超低渗强渗吸驱油剂 |
CBM-53
纳米超低界面张力生物驱油剂 |
|||
PH值 |
6-8 |
PH值 |
6-8 |
PH值 |
6-8 |
表面张力(25℃),mN/m |
30 |
表面张力(25℃),mN/m |
30 |
表面张力(25℃),mN/m |
30 |
界面张力
(25℃),mN/m |
1 |
界面张力
(25℃),mN/m |
0.9 |
界面张力
(25℃),mN/m |
0.01 |
乳化力,% |
≥90 |
乳化力,% |
≥95 |
乳化力,% |
≥95 |
岩心驱油效率,% |
≥10 |
岩心驱油效率,% |
≥12 |
岩心驱油效率,% |
≥16 |
(2)应用范围:
中低温稠油/高凝油/清防蜡/残余油/煤岩气
提高采收率用绿色生物驱油剂
提高采收率用地层解堵剂
提高采收率用生物降黏剂
压裂用生物助排剂
集输用生物减阻剂
(3)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优势
① 老油田稳产增效利器:激活内源微生物提升采收率3%-8%,契合国家“老油田二次开发”战略,延长油田经济寿命10年以上。
② 绿色开发践行双碳战略:替代化学驱减少药剂使用50%,吨油碳排放仅50-80kg(传统热采500kg+),含油污泥生物降解率>90%。
③ 非常规资源破局新引擎:致密油藏生物增透技术提升单井产量10%以上,煤层气生物增透使采收率提高20%以上。
④ 智能化低成本技术典范:微生物驱吨油成本仅300-500元(化学驱800-1200元),配合合成生物学与量子点传感器实时调控,作业效率提升40%,符合《智能油田建设指南》降本增效导向。